e商3000
e商2006
e商2000
 
iNows互联网通讯软件
 
NetPOWER开发架构
NetBOX开发平台
 
开启网SaaS平台

 现在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商贸热点:本土零售业的信息化进程
  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日前强调,国美将继续坚持“为用户省钱”的零售连锁发展模式——通过信息化平台对消费者的价格需求和功能需求进行统计反馈给供货商,厂家再据此进行产品设计和价格制定。

  几乎在同一时刻,以过亿投资成为国际著名企业管理软件制造厂商SAP最大的零售业客户的苏宁电器宣布,开始启用北京物流基地,基地采取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管理,每一辆配送车上都统一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苏宁电器表示,这将减少一半以上的物流成本。

  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已成为本土零售业展现实力的一张最好的“名片”。“零售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当前业内外热点话题。

  为更快更好促进中国零售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全面提升零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中国商贸》杂志“商贸热点十人谈”举办第五次沙龙,邀请来自零售企业、软件制造厂商以及相关部门的嘉宾,畅所欲言,共商大计!

  主持人(盖平《中国商贸》执行副总编):

  首先欢迎大家参加我们“中国商贸热点十人谈”沙龙,这个沙龙是中国商贸杂志社的一个系列活动,沙龙宗旨是交流经验和互通有无,我们每个月都会举办一期。

  这期沙龙的话题是关于本土信息化的进程,今天到场的有来自零售企业的老总,还有来自软件制造企业的代表。来自零售企业的嘉宾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一下彼此在零售信息化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以及在信息系统的选购和使用方面遇到过的问题,来自软件制造企业的嘉宾也可以借此机会介绍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数据对市场的细分,是整个零售业发展的核心。

  —— 当代商城企业发展部部长 潘玉明

  近年来信息化发展的步伐非常快,企业如何借助数据的力量,来调动每个目标消费者的行为,是当代商城一直思考的问题。零售业是第三产业,市场细分、差异化、服务形式、品牌顾问、文化沙龙等不管做一个什么形式的东西,都是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只有一个东西是不可模仿的,就是真正依据周围的目标顾客层的消费行为,确定实施的销售方案。对客户进行有效信息的挖掘和有效的管理,然后在这之上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一个服务。信息化在零售业的调动客源、企业决策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

  潘总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何对客户进行有效的信息挖掘,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和管理这些信息,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对顾客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这些都属于客户管理的范畴,范总是这方面的专家。

  怎么管理顾客和顾客需求对于零售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信息化系统,既能管理顾客反过来也能管理顾客的需求。

  ——易用金典商业管理软件总经理范涛

  怎么管理顾客和顾客需求对于大卖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卖场的信息化系统,既能管理顾客反过来也能管理顾客的需求。对顾客的需求管理方面,首先还是做品类的需求层,逐层来划分,这样就可以很细致、很清楚地管理顾客的需求,我们公司现在做大卖场和超市方面比较擅长,做大卖场把品位管理融进去非常方便,从多年的从业经验看,在做商业的时候,对商圈的调查,对顾客的收入情况、教育背景各方面调查非常重要,从CAM里边来分析这个数据也是非常方便的。

  主持人

  高部长在翠微店的管理当中,有哪些新的经验可以推广呢?

  我从自身的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信息化的进程一定要比企业的发展快半步。

  ——翠微大厦信息部部长 高光敏

  翠微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已经走过了将近10年的时间,我们的单价核算是国内第一家、我们10年前的创新流程跟现在通用的商务模式非常吻合,在结算方式上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关于零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我觉得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那就是系统搭建好了以后,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到底是搞系统维护,还是准备升级,还是做一些信息分析?

  其中信息分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企业管理的要求、市场竞争的程度以及领导的意识等等,都对企业信息化的走向发生影响。翠微的数据模型是跟人民大学合作开发的,我们发现凭空想象的东西跟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市场竞争这么厉害,但是零售企业每年的销售额仍然是大比例地上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有多少企业能够意识到信息的利用对企业的发展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东西,又有多少企业到现在为止还仍然是光看销售额或者毛利润,却从不分析深层次的东西。

  客户管理是大的概念,包括对供货商的管理——供货商也是我们的客户——怎么去分析供货商,怎么去为供货商服务,在信息系统里都可以通过提供相应数据来进行。

  关于品类管理,翠微的十万种商品全部实行单品管理,都是当天核算成本的。信息化管理大的来讲是框架,细的来讲它应该是由再细微不过的微观环节组成的。

  数据分析和利用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和企业管理人员的需求,目前国内零售企业的商业数据信息利用率还是比较低的,大多只是从利润、毛利、销售等扁平化的数据分析来决定商品经营策略,对内在的数据模型的分析非常浅薄。

  我从自身的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信息化的进程一定要比企业的发展快半步,这么多年,翠微的信息化建设不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项目实施上,领导从来没摇过头,我们也从来没给企业乱花过一分钱,而且可以说每花一分钱都是为了赚钱。翠微预计今年的营业额能达到30个亿,可以说我们即使再开三个店,在不增加任何管理人员的情况下都能够开起来,这完全得益于我们的信息管理。

  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客户企业内部是否有一个执行力比较好的CIO。

  ——北京综艺达软件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孙群丽

  作为软件公司,侧重点还是在于连锁店面,店面越多,对于软件公司可能会越适合,因为这比较符合数据的要求和软件的运用。

  软件应用需要一个过程,刚开始的时候会与企业实际的业务流程发生一些冲突和矛盾,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怎么样去解决?是软件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去调整,还是说客户根据软件本身的要求做出调整,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一些阶段磨合,在磨合成长的过程中CIO的执行力就体现出来了。

  使用我们公司软件的用户,除了迪信通,还有包括长城润滑油等其他一些企业,在这些客户的连锁店面里边都在用我们的系统。那么可能有的公司用我们同样的系统,效益会体现得非常明显。也有的公司则需要多一点时间来进行磨合。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客户企业内部是否有一个执行力比较好的CIO。

  关于后台查询管理这一块,我们公司目前最大的用户量承载达到了同时在线四千人,也就是说全国各地所有的用户都可以同时在线同时查询信息、进行交流。我们实际上更侧重的是前端数据采集,因为对企业来说,对系统的应用实际上应该建立在对数据采集的基础之上,首先要把所有店面的数据,第一时间上传到信息部门,信息部门得到这些数据之后进行筛选或者是进行分析,最后提交成分析报表、图形表或者柱状表等等,最终对相关的业务部门起到参考作用。

  在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上,可能不是所有的软件都能够满足一个企业所有的需求,包括我们公司跟迪信通合作的这几年过程中,实际上也有一些磨合。企业在应用软件的过程中,慢慢地会提出新的需求,这个过程相对会比较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一定的过程中去慢慢磨合,去解决问题,最后根据客户的需求去做调整,这样对零售的行业可能更适合一些,因为这个行业有做连锁的,有做单体的卖场的,经营模式不一样,各家对软件系统的需求也会不一样。

  我们软件公司可能只是整个软件行业信息化系统里边的一小部分,仅仅限于前端的数据采集这一块,实际上后端的,包括数据的统计,我们也需要跟其他公司比如用友、金蝶这种做财务软件起家的公司进行深度合作。

  只有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才能推动整个零售行业的信息化进程。

  ——北京商业信息咨询中心副主任 张闯

  从2004年北京经济普查情况看,商业法人企业是八万多户,大型企业只有四千多家,占到商业法人企业的5%,所以说这个信息化系统的普及北京一直就是5%。如果真想推进商业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就要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因为只有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程度,才能提高整个零售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软件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个为人服务的工具,完全的信息化程度是不存在的。

  ——《信息与电脑》杂志编辑 赵立伟

  广西的一个医药连锁企业,做了十几年的信息化。他告诉我说,信息化软件既是工具又不是工具,说它是工具因为它是帮助人负责,说它不是工具是因为零售企业用的软件不仅仅是系统,还要能做参考,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软件开发公司能为每个大型企业量身定做信息化的软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很重要。

  信息系统第一是为决策层服务的,第二是为管理层服务的,最次是给操作层服务的。

  ——北京迪信通商贸有限公司副总裁 运营总监 吴欢

  就业内来讲,如果一个强势的公司,不管是在供应链的前端还是终端,它们都是类似树状的结构。比如说PND全国上百个系统,比较典型的是在制造商这一块很强势,在终端像沃尔玛这样的大企业也挺强势的。而网状结构就面临一定的困难,因为网状结构不存在某一个供应商供应一个平台,而是需要一个更加公共的平台,目前这个公共平台在很多行业都还没有建立起来。

  迪信通全国有1000多家店,虽然单店面积不大,但是数目比较多。我们之所以能够发展虽然不能说完全是系统带来的,但是可以说没有系统是带不来的。

  对于我们迪信通来说,我们选择了对我们更合适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我们的数据库只在北京有,全国各地24个省份,加上市里县里都有店,但是实际上数据库只有一个。如果说利用传统的系统结果,传统的BR结构去做,维护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费用也是非常庞大的。我们现在采用的是中央系统,目前只用了11人,维护成本大幅降低。

  信息系统建立后,并不代表着所有的工作就完成了。信息系统第一是为决策层服务的,第二是为管理层服务的,最次是给操作层服务的。很多企业在上系统的时候,太过于关注操作层非常细节的需求,被一些细微末节牵着鼻子走。总想装系统解决劳动力,裁员省事,可以轻松工作,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上系统并不代表着缩减劳动力。在某些环节减人,某些环节还需要加人。

  我觉得数据库营销这一块还可以做很多工作。包括对于数据的分析、客户的经营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为决策层提供很大的帮助。比如我们一款新的手机,销售一星期之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如果说80%的顾客都是女的,那么我肯定不会再去向男性宣传。会重点侧重女性顾客,选择一个合适的年龄层,从而对市场进行细分。

  通过我们的信息技术,还可以提升客户的价值。迪信通的系统建设起来几年了,但是很多数据的录入也不是很好,系统的建立不是立竿见影的东西,需要长期的坚持。我要讲一个我在美国亲身经历的故事,我曾经在美国最大的一个汽车连锁店换了一块电池,后来我到洛杉矶工作的时候,电池又坏了,我又到附近的一个店去换,当时我很无意地跟工作人员说,我的电池在另外一家连锁店换过,他马上就说出你的邮编,然后马上告诉你多少钱,虽然超过三年包换期了,但因为是老顾客,所以给我一个折扣。如此一来,我必然会介绍其他的亲人过去,从一次性的客户上升到品牌的忠实顾客。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真正实现了品牌经营的价值,从而也培养了顾客的忠诚度。

  从企业的结构和组织结构来说,IT部门的建设更需谨慎。很多企业的IT部门就是几个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这样也会产生很多问题。

  零售行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就工程师的角度来说,他想问题的方式可能只是从一种思维角度去考虑,从而产生重大的误区。我们做系统不单单是选什么系统,用什么公司的东西,最终是要解决实际的问题,这就要求工程师对行业需要有足够的认识,甚至要有自己的判断。

  http://www.chinabt.net/impo.asp?cid=17&aid=388&pg=1
《中国商贸》杂志 原创 2008年4月刊第三期总第434期

北京综艺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18600645550 13269996638
传真:010-88099488
E-mail:销售(Sales@zydsoft.com)  服务(Services@zydsoft.com)
©2000-2013 Beijing ZYD Software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诚聘英才